Tag Archives: 二战

无解的拖延症

拖延症

下午突然阴天了,打雷,接着下雨了。要交房租了,拖延症让我没有把握好天气好的时间,最后没办法冒雨去取钱。搞得也是很狼狈。

拖延症的危害就在这里,让很多本来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错失良机而无法从容完成。我还是希望很多事情我能更从容的完成。不过,时间充裕的时候,想休息放松。等留到最后了,很多意外不期而遇,让我经常不能再从容的处理了。

本来想着这两天忙完了,休息几天。不想,新任务又接踵而至……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兄弟连

发现腾讯视频最近似乎对于HBO的电视剧比较热衷,陆续上线了《权力的游戏》和《血战太平洋》,现在也在陆续上线《兄弟连》。

这部HBO的经典迷你剧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不过,现在我依然有兴趣再在腾讯视频上看看。

疯癫的诗意-《无耻混蛋》

昆汀这位导演实在有点竹林七贤的名士风流味,不按牌理出牌,拍起电影来想怎么疯就怎么疯;可人家疯得漂亮,疯得洒脱,疯得能让观众跟着他一块神魂颠倒。

《无良杂种》一开始还挺正经的,规规矩矩的机位构图,一本正经的对话台词,拘谨紧张的悬念情节,衬托着嘎纳影帝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得意忘形的表演。随后突如其来的,凶狠“犹太猎人”上校汉斯从怀里掏出一只特大号的古怪烟斗,这无厘头搞得全场哄堂大笑。从披着斗篷的希特勒出场开始,卡通味儿越来越浓,皮特土得掉渣儿的美国南蛮子口音训话;强行穿插虐杀13人的前纳粹雨果•史蒂格利茨的英勇事迹;讲到硝酸胶片易燃,干脆临时改纪录片,加上段画外音说明,还视觉演示一番;到后来展示电影院里德国高官云集,竟然画箭头表明哪是赫尔曼将军,哪是马丁•鲍曼,还“叮”一声配个箭头音,我笑得简直要滑到影院座位下面去了。

疯了,真是疯了!

故事分五章进行,三条线索,四队人马,从不同的方向聚焦于二战中德占法国巴黎某家影院,有为父报仇的,有刺杀行动的,有谍海生波的,有罪有应得的,也有浑水摸鱼的。从生动的摄影到复杂的故事,从个性化的人物到风趣的对话,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定式,没有套路,猜不到,想不通,处处意外,步步撩人。

其实按照预告片的提示,类似历史题材的二战故事沉重者居多,就算考虑到昆汀“暴力美学大师”的名头,照预想无非也就是个血腥版的军旅故事。可从第一章到第五章,怎么也想不到他竟能抛弃一切既定规则,从史实到叙事规则,从人物塑造到人道主义,简直天马行空无所禁忌!然而,抛弃规则的结果并不是低劣的荒诞:电影故事内部结构连接紧密,线索逻辑自圆其说,叙事节奏张弛得当,对悬念构建与预期的把握十分精到,故事的整体内容与形式完全搭配得当。演员的表演就更是精彩,尤其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夸张与内敛全都涵盖,冷静与激动面面具佳,难怪折桂嘎纳!

归根结底,昆汀的抛弃规则并非没有规则,他是创造新的规则:导演并非不能跳入幕前,哪怕故事讲到一半突然插上一段科教示范也没关系;就算二战故事,也没必要拍得屏幕上硝烟弥漫涕泪横流,导演与观众偶尔跳出故事同乐乐,照样保持作品的流畅度;谁说荒诞就一定低级,有皮特南方味儿的意大利语和同伴的骂人手势作铺垫,怎么就不能画箭头加说明?除此之外,自由发挥的同时,就如同竹林七贤飘逸洒脱中的铮铮风骨,无所禁忌中的昆汀依然保持了强烈而连贯的个人风格:《无良杂种》整个故事所体现的暴力美学理念显而易见;上校汉斯的两面派傲慢作风简直就是《低俗小说》里黑社会成员朱尔斯的德国翻版;熊熊火焰中荧幕上苏珊娜巨大仰角的脸和阴森笑声比较《落水狗》最后的黑帮火拼,荒诞不羁背后,昆汀的艺术魅力又上新台阶。

谁能想到,电影还可以这样拍,故事还可以这么讲。荒诞里面透着真实,正经下面全是爆笑,节奏紧凑,高潮迭起,没有一秒钟不让人心情沸腾,没有一秒钟不把人的情绪掌握于股掌左搓右揉的。电影拍到这个程度,历史可以丢了,严肃全不要了,什么规则传统定理定律全部统统都给扔掉,到最后是观众全陪着他昆汀一个人玩儿,还玩得兴高采烈,玩得心旌荡漾,玩出疯癫的诗意。

这就是昆汀的魔力。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作者:艾小柯 2009-09-29 16:10:06

原文地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429711/

好吧,我坦白,转载影评不是我的真实目的,贴照片才是:

p1148513554

p1148513656

p1803952192

p1148506106

p1148513464

p1148504960

p1148501451

p1148501373

p46999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