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青岛

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前些日子看电视剧《青岛往事》。这部片子拍的还是很不错的。

以前在学中学历史的时候,课本中多次提及: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他们不能救中国。

电视剧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夏德发”让我对民族资产阶级饿的软弱性这一问题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虽然不知道历史到底是怎样的,但是,我还是认为电视剧所塑造的“夏德发”这个人物让我感觉很真实。

夏德发算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曾经依靠过“帝国主义”日本的力量,但是,应该说,他还是有一些骨气的中国人,所以日后的发展,他渴望独立发展,不想发昧良心的财。

他开始经营银行,并把针对普通大众作为自己银行的一个特色,找到了当时市场上的一个“蓝海”,不过,这个蓝海其实当时来看还不足支撑他,但是让他的银行有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后来,日本人与陈天佑在期货市场上的竞争把夏德发也牵扯进去了,虽然多次抗争,最后夏德发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软弱”——当时的青岛日本人把握了经济命脉,采用多种手段将夏德发的银行逼向了死角。夏德发最后还是背叛了兄弟。

作为观众,我们可能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电视剧处理的很好的地方是展现了这个还有些骨气的中国人,这个民族资产阶级在“背叛”前是如何抗争的。

教科书上的历史是简单且脉络清晰的,但真实的历史却没有这么简单,现实的生活也没有简单。

人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的用两个标签来定义。

青岛方言笑话一则

老李走在路上,见到小王,老李叫“笑哥(小哥)!其(去)哪来?”小王大叫:“噢–吆–,是嫩这个庆年(青年)—!俺妈不歹家,安茶上稀饭再出来噶点又(割点肉)!”老李说:“安阳来,嫩真物银(恶人)!庆刀(青岛)男银哪有揍饭地?走,怎(咱)上探刀(团岛)哈酒!”小王说“不雄,家来老银不愿意!”老李说“嫩真造银!怎就哈两杯,赶么(等会儿)就回其!”小王说“好!好!怎走!”老李小王来到团岛一个小酒店。

老李叫服务员“曼儿!撩上水冲壶茶!”服务员说“师傅,嫩一懂(等)!”小王问“曼儿,听嫩口音,嫩是机迷(即墨)银得不得(对不对)?结婚了莫邪?”服务员说“么也(没有)!问憎么多干生么(什么)?易来银!!”小王一听不高兴了“嫩脑子有水?叫嫩当官儿里来!”老板出来陪笑脸说“师傅败跟小曼儿计较,她绳么也不明被(明白)!嫩其又(吃肉)哈是哈酒,来,给嫩两个马扎子。坐一分钟雾猫(五毛)!”老李一听急了“嫩个比养的,坐坐就雾猫?我海使你我!”老板也不是善岔“曹嫩亲娘!!嫩吆喝绳么?!!连物毛钱也不噶舌(割舍)地来哈酒?我砸社嫩!!”

于是双方打成一团!!

——2005年08月23日 10:57 (星期二) 保存到网易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