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超体》,此刻,我感觉似乎自己的大脑也被开发了一个百分点,运转速度明显加快。
让大脑快起来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那种思考和创作的欲望。感觉就像宇宙初始的大爆炸——发散的思维,思想的火花,似乎在四处硼蹿,但这时问题来了,如何组织他们?如何让他们成为有序的内容?
如果要和他人交流,如果要展现这头脑的风暴,我们还是要梳理它们,还是要让发散的网状变成时间流、意识流,如此,才是他人可以理解的,才是自己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我们确实是被自己的思维定势给影响了,这个思维定势,这个思想枷锁,不仅是我们自己的,更是全社会的。
每个人就像是一个晶体管,我们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大主板,就像大处理器,我们成就了社会,社会成就了我们,同时,我们又限制了社会,社会也局限了我们。
虽然慢有很多问题,但快永远不是最好的,只有合适才是最好的!生命的发展从个体看是无序的,但从整体宏观上,从漫长时间上来看的话,又是有序的。
这是一个科幻故事,试想如果我们的大脑真得可以使用这种药剂,多开发那个几个百分点,我们的社会会怎样?无疑,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富有的人才有能力更早的获取这项能力。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的电影,《猿星崛起》、《X战警》……
如同电影中所叙述的,我们人类社会还没有准备好应对如此强大的大脑。如同,现在的互联网,作为一个人类的“外脑”,它的诞生,深刻的影响了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它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颠覆、挑战,并不比他给我们所带来的进步少多少。拥有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还没有娴熟使用的能力。
对于《超体》,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和褒贬,我还是感觉拍得不错的,发人深思,活跃思维。
有网友在影评中提到这样一句好,说的很好,摘录下来,和各位分享: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Lucy在大脑被激活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了这一发展过程。具体可以参考这篇影评。
“黑寡妇”女神斯佳丽的表演也没的说,是一大看点。
《上帝创造亚当》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壁画中的重要部分。因为他在佛罗伦萨的盛名,当时的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邀他参加制作教皇陵墓,后又中断。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的任务,他当时的心情是悲愤的,不料此壁画后来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
《上帝创造亚当》是根据创世纪第二章: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在东方立了一个伊甸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米开朗基罗为了集中注意力于大神的创造,以及亚当的诞生,便把神和亚当安量在左右两边的空中和陆地上。右边是耶和华大神,飞翔在空中,他左手抱着天使们,右手伸向亚当。亚当全身裸体,躺在左边的陆地上,一手伸向大神。神与人的手指象接电似的相互交流,这里表现了充满精力的老人和年轻而美丽的生命的诞生。体现了创造者的权威和被创造者的信心。
电影中模仿了壁画《上帝创造亚当》这一场景。
其次,女主角名字叫“Lucy”(露西)也是有来历的。1974年11月,美国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森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盆地发现了方古猿阿法种中最著名的化石。根据骨骼的形态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位年仅20岁的女性,应该是被发现的最早的一个女性类人猿。为了庆祝这一发现,考察队当晚热播甲壳虫乐队的《钻石天空中的露西》,化石因此被取名为“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