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太原

纪录片《大同》

纪录片《大同》的剧情简介

曾经繁华的中国都市大同市,如今屹立在一堆废墟的旁边。这座城市不仅污染严重,还因其陈旧的基础设施和摇摇欲坠的经济前景而濒临瘫痪。但大同市长想要改变这一切,他大胆地宣布了一项试图重塑昔日的辉煌的新计划,要知道这座城市的文明已经有1600年了。然而,伴随着这项计划的是非常高的成本。数以千计的房屋被推倒,50万居民(占大同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将在他的打理下被重新安置。这位市长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能让愤怒的工人群体以及越来越忐忑的统治精英冷静下来。纪录片《中国市长》惊人地捕捉到了一个男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疯狂跳跃着进入一个越来越动荡的未来的过程。

纪录片《大同》海报

下午在501看了纪录片《大同》

耿彦波,很多山西人都叫他“耿拆拆”,对他,我是比较复杂的情感。我也曾两次见过大同宏伟的古城墙,我也切身感受过太原近三年的变化,大兴土木,城市环境和交通被大大的改善了。

首先要说,耿彦波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是一个有作为的市长,他给大同和太原所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多事情亲力亲为,经常现场办公,手腕强硬,积极有为,敢于直面争议,积极解决群众问题,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大拆大建是不是最合适的保护文化遗产、发展经济的方式?在耿彦波的积极作为中,感觉更多的似乎是更多的个人意志,而不是充分的论证、科学的调研和决策。怎样让城市的发展更好的惠及民众呢?
纪录片《大同》海报
纪录片《大同》海报

纪录片《大同》剧照

非常钦佩导演能把这个历史过程记录下来,也很好奇,耿彦波为什么会统一这次长时间的跟踪拍摄,导演的视角还是比较客观的,真是一部值得留意的纪录片。

完成了农历新年前最后一天的工作

完成了农历新年前最后一天的工作,明天就要从太原返回济南了。好激动的时刻,要记录一下。

中午去好又多超市卖了一些山西土特产,带回家给家人,表表心意。

提前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但是初七从济南返回太原的车票还没有着落。卧铺是没有希望了,坐硬座还是坐汽车呢?一会再看看。要不稳妥起见,还是买硬座吧。

春节对我来说,就是家人团聚,就是一个与亲朋相会的机会,所以,还是期待。

高峰期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两个尴尬问题

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低碳环保,方便了市民出行。在太原我也经常会骑公共自行车。不过,在早高峰和晚高峰,还是有两个很让人尴尬的问题。

公共自行车在早晚高峰时段使用会出现两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 取车难:人多可能车子都被取走了。
  • 停车难:人多可能车位都被占用了,想换车就需要等待。

这两个因素,都可能导致咱们上班迟到。

人们的工作区和居住区的位置的分离和数量的集中,让这样的问题很难解决,最多通过增加车辆数量和停车位数量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这样的问题,如果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可能也有不小的帮助。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利用一些例如“智慧城市”的技术,及时共享数据,智能提供提醒,快速做出一些调整,成效会更大。

对于城市管理,包括政府工作,我感觉,大数据的共享和有效挖掘使用,真是责无旁贷啊。这样的事情,政府做吧,缺乏动力;市场做吧,容易无序混乱,大清国时“官督民办”的思路也许是更好的办法。

想得太远了。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需要时间、金钱、技术来解决,特别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