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于情于理,她都是最不该想起的人

《笑傲江湖》中有这样一段,令狐冲率众攻打少林寺:

突然之间,四下里万籁无声。少林寺寺内寺外聚集豪士数千之众,少室山自山腰以至山脚,正教中人至少也有二三千人,竟不约而同的谁都没有出声,便有人想说话的,也为这寂静的气氛所慑,话到嘴边都缩了回去。似乎只听到雪花落在树叶和丛草之上,发出轻柔异常的声音。令狐冲心中忽想:“小师妹这时候不知在干甚么?”

知乎上有人对这一段作了评论,在此转录:

这时他正率众去救他未来的妻子,战事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数千人也许生死顷刻,没人知道他心里竟是这样一点温柔的,飘渺的心事。已有好姑娘肯为他舍了性命,他亦肯慷慨相报,然而漫天风雪里,他又想起她。

读《笑傲》的时候还年少,更易被情节激烈的片段感动;令狐冲一路眼睁睁看着小师妹与他人相恋,成亲,最后无辜死去,虐心的表现着实不少。然而长大了才懂得,这一点无力的惦念,才是感情中最悲苦动人的地方。战场上窸窸窣窣的轻柔雪声,深夜街道昏黄的光晕,杯中将倾未倾的最后一滴残酒,那人走后,世界成了一个巨大的地雷阵,处处埋伏着引信,冷不丁炸起心中的锐痛。是梦是醒,时酒时病,竟似一场绵延入骨,不死不休的顽疾,无论如何都避无可避。于情于理,她都是最不该想起的人,但念头偏偏还是鬼使神差的转到了她身上;情网情网,说到底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缠在心头,时时泛起,难以遏止的念头。

你看,金老先生本来这一笔是随意潇洒,浑然天成,在一个读者心中却引发如此大的震动,好一番曲折领会。为什么?读者的一句话泄露了原因:“于情于理,她都是最不该想起的人”。于理不应该,于情难道也不应该吗?地球人都知道,思念难道不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行的么?作者熨帖着“情”,于是能够无障碍地将真实人心呈现出来。读者遮翳于“理”,因此要费力扫除一番,才能抵达本心。

……

当你阅读了足够多的优秀文字,你将会发现心灵鸡汤文令人失笑,因为它罔顾真实,一味煽情;你也会觉得那一套红领巾变色法引人反胃,它正如阿城笔下那块从冷库中领到的十多年前的猪肉,尽管盖着醒目的“合格”蓝戳,早就走了味失了营养。

——以上内容摘录自 豆瓣阅读-专栏-犀读-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情感篇】法海你不懂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