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睡前躺在床上在手机上刷知乎。对于知乎,在早期获得内测资格的时候,确实使用非常频繁,有问有答有评论,现在用的少了,不过,隔三差五还是会上面逛一逛。
今天发现,当我在知乎上看到好的内容,选中想保存起来的时候,下面自动提示了一个知乎自家的“分享”链接,点击后添加自己的感想就可以分享到时间线上了。还真不错呢。
日后,可以到知乎的个人页面,其中有一个“分享”,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摘录分享的内容。
很多实验证明,人的欲望不受意识控制。实际上,计算机算法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因此,人工智能强大后,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将带来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
Via: 36氪:开年推荐 | 99%的人类工作都毫无价值?这本烧脑的书帮你颠覆世界观
PS: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很长很长…
考古学家尽量去研究、解释和讲述,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祖先的故事。而盗墓,是赤裸裸的破坏。
盗墓者认为有经济价值、能卖钱的玉器瓷器青铜器抢走了,认为卖不出去的陶器通通砸碎,壁画留在墙上氧化,那些本来可以用作研究的骨骼被扔在一边。至于被卖出去的文物,它们倒是还在,但研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你可以文物即使被卖出去,它仍然存在,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完整的遗存和一个单件文物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从整个遗存中脱离出来的文物,很难去研究它的文化源流和背景。所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在盗墓者和销赃者手里湮灭了。这就是科学研究和盗掘销赃的最大区别。
Via: 考古专业人士如何看待《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
PS:最近在影视剧中火热的盗墓题材作品,普通人看多了,难免会忽视盗墓活动的危害性。
至于古尸有什么意义?举个栗子,辛追夫人的遗体在地下保存了两千年,挖出来之后,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各种疾病留下的痕迹,对古病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Via: 考古专业人士如何看待《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
PS:没想到有这样的用途!
几个星期过去了,乔布斯终于受够了。「停!」他在一次大型产品战略会议上喊道,「这真是疯了。」他抓起记号笔,走向白板,在上面画了一根横线一根竖线,做成一个方形四格表。「这是我们需要的,」他继续说。在两列的顶端,他写上「消费级」和「专业级」。在两行的标题处,他写上「台式」和「便携」。他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席勒回忆说。在 9 月的董事会上,乔布斯介绍这个计划时,现场同样鸦雀无声。一开始董事会并不接受。他们告诉乔布斯这是在冒险。「我能成功。」他回答。董事会从来都没有投票赞成过这个新战略。但乔布斯说了算,他就往前冲了。结果,苹果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突然高度集中在四个领域。专业级台式电脑,他们开发出了 Power Macintosh G3;专业级便携电脑,开发出了 PowerBook G3;消费级台式电脑,后来发展成了 iMac;消费级便携电脑,就是后来的 iBook。
—— 史蒂夫·乔布斯传
Via:geekpark:面对史上最混乱的 MacBook 产品线,我们该怎么买?
PS:专注,可以很好的减轻负担,在力量有限的时候,尤其需要。其实,力量有限是绝大部分企业和绝大部分人在绝大部份情况下的绝大部分状态。
然而,百年间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全世界对福尔摩斯的热爱。BBC曾评价说,福尔摩斯是从未真实存在,但却永存人们心中的神奇男人(The man never live,also the man never dies)。如今看来,仍然如此。
……
以往,福尔摩斯一贯神通广大却不近女色。而拉斯伯恩版大侦探却在影片的最后,恋恋不舍地说,“我将永远将她作为独一无二地女性来铭记(I will always remember her as THE WOMAN)”。